華嚴十玄印證中國傳統文化(下)


【 PDF下载 】

學習心得報告

主題:華嚴十玄印證中國傳統文化(下)

  尊敬的師父上人、尊敬的諸位法師、大德居士:阿彌陀佛!

  慚愧弟子開吉繼續恭敬報告《華嚴十玄印證中國傳統文化》

【陸、微細相容安立門: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以寬宏之雅量,納容宇宙萬法,納容各民族與文化,真正實現天下一家、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。】

  《大疏》曰:「如琉璃瓶,盛多芥子」。芥子是芥菜子,非常微小,用琉璃瓶裝滿芥菜子,顯示微細相容。大慈念老說:「以上各門,咸明廣狹無礙,一多相容之義。今此第六門,更指無論如何微細之中,亦可含容一切諸法,一毛一塵之中,無邊剎海,一切諸法,同時涌現,如一鏡中映現萬象」。

  今天科學家證明,物質是不存在的,是念頭產生的幻相,就是「極微之微」,是量子力學家說的「微中子」,亦可含容一切諸法,含容整個宇宙的全體在其中。宇宙沒有縮小,它沒有擴大,小能容大,微細相容。因此《普賢行願品》說:「一塵中有塵數刹,一一刹有難思佛。」

  涵養於中華文化之中的中國人,具有納容天下的寬宏雅量,無論是任何國家民族的優秀文化,總是能夠被他所包容。中華文化正是緣於這種含容諸法、包容宇宙的特性,從而得以生生不息、長盛不衰。

  湯恩比博士竭力主張,為把人類文明從毀滅邊緣拯救出來,而建立世界國家的必要性。這是他對世界及中國的文化歷史進行深入研究之後,所總結出來的真知灼見。從中國歷史而言,(秦滅亡後)統一大勢還是貫通了二千二百多年的歷史,並延續至今。中國的「大同思想」是長期形成統一國家的根本動力。這種大同思想體現在《禮記》經文之中:「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。」中國人對於「天下」的觀念,體現出此民族寬廣博大的胸懷。

  在《湯恩比論中國傳統文化》中說:「中國直到封建末期始知還另有世界存在為止,一直稱本國政權所及範圍為『天下』,即認為自己就是世界……在當時的中國人來看,統一天下就是統一了全世界。對他們來說,由歷代王朝建立的帝國就是純粹的『世界國家』。」

  中國人伸展勢力才能的奧秘在哪裡呢?湯恩比認為奧秘在中國擁有多民族、多人種、多種語言和多種文化,從而構成了「巨大的多民族社會」。在中國人的意識中,所謂中國,與其說是一個國家,不如說「其自身就是一個完整的世界」。

  古人云,「德不孤,必有鄰」。湯恩比的中國論,也被羅素、李約瑟和費正清的研究所證實。 哲學家羅素確信:「今後中國將在『最關鍵的時刻給予人類以全新的希望……這個希望是可以實現的,因此中國將取得最高的地位。』」

  中國科技史的碩學李約瑟說:「在以西方文明為中心的現已徒具其表的民主主義、官僚主義、科學主義氾濫成災的形勢下,確立精神的、宗教的基礎是不可缺少的。在這種意義上,必須重新評價中國的人道主義傳統。」

  費正清認為,「中國最終將從『中國自己的道路』中,創造出新的價值和秩序,為世界作出自己的貢獻。」

  綜上所述,千百年來,中華文明以納容多元文化之博大胸懷,實現華嚴十玄「微細相容安立門」之奧義,包容宇宙,含容諸法,真正實現天下為公的大同之治,並將在這個時代中為世界作出貢獻。

【柒、因陀羅網法界門:以中華文化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,在歷史上以道義相交,和諧共處,如同因陀羅網光光互映,重重無盡,相入相即。以此基軸營造世界和平統一,乃眾望之所歸。】

  大慈念老云:「因陀羅網者,帝釋天宮所懸之珠網。網有千珠,互相映照。……如是千珠重重映現,無有窮盡,以喻諸法之相即相入,重重無盡。」這是實際、真相,是重重無盡的相入相即。古人用因陀羅網做比喻,忉利天宮的羅網是千珠,互相映照。如同現在的水晶燈,幾百個水晶珠,光光互映,重重無盡。「《大疏》云:若兩鏡互照,傳耀相寫。」古人以此比喻,用一個小亭子,八面擺八個鏡子,互相對照,相入相即,妙不可言。

  在《湯恩比論中國傳統文化》中說:「當我們把視野擴大到同屬漢字文化圈的東亞時,不能忽視日本、越南、朝鮮的歷史貢獻。」眾所周知,漢字文化圈、東亞文化圈是指歷史上受中華文化影響,曾使用漢字、文言文作為書面語、受中華法系影響的東亞國家。漢字文化圈除使用漢字外,受儒家思想影響很深,信仰佛教者眾多。

  晚年的湯恩比對中國寄予了極大的希望:「不久的將來,當各先進工業國因『超工業化』的襲擾而陷於大混亂的時候,中國有可能會創出保持農工業平衡發展的第三條道路,與日本、朝鮮、越南一起完成以東亞為基軸的世界性政治統合。這種業績和政治能力在未來的世界中是會發揮作用的。」

  由此可知,東亞(漢字)文化圈中的各個國家、地區,在中華文化的庇蔭下,光光互映,重重無盡,相入相即,極顯華嚴「因陀羅網法界門」之殊勝微妙。而每一顆水晶珠都在這相入相即中,發揮著它的重要作用。同樣的道理,「在中國及東亞形成的大量歷史遺產,必將作為未來世界政府的現實基礎和精神財富而發揮重要作用。」「今後,中國及日本的影響,不在於經濟和軍事方面,而在於這種思想和精神。」

  當今時代,中日關係為世人所關注。實際上中日兩國是兄弟之邦,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就開始往來,而日美關係不過百餘年。歷史記載,春秋末年、戰國初年,日本就有很多人到中國來留學。因此中日兄弟之邦,理應團結友愛。

  在《湯恩比論中國傳統文化》中說:「湯恩比博士認為,當美國出現不穩定狀況時,中日關係必將決定日本的命運……今後,決定七十年代後國際政治歸向的重要因素是中國,這是毋容置疑的,在這個意義上,日本應該作『賢明的選擇』。」

  湯恩比說:「如果在亞洲唯一實現近代化的日本能與中國一起,充分運用自己的經驗,參與籌劃『東亞共同體』,那就有可能取代美蘇,建立新的世界秩序。」

  日本的近代化進展很快,相比之下,中國卻步履跚跚。湯恩比卻說中國的「遲緩有利」。他認為,「正是因為這種遲緩,中國才不致陷入近代後期的過度工業化困境,從而被賦予得以創造與其不同的第三條道路的機會。」

  湯恩比博士晚年,把所有一切希望都寄託在中國人身上。日本、韓國、越南是中國文化的「衛星文化地區」,是同一種文化。這四個國家合在一起,就成為全世界最強大的力量,真正達到全球統合。

  由中國及衛星文化地區所構成的東亞共同體,極顯華嚴十玄之「因陀羅網法界門」,相入相即,重重無盡,折射出世界和諧統一的絢麗光彩。

【捌、託事顯法生解門:中華文化儒釋道的教育,能夠納容宇宙之塵塵法法,其宗旨是恢復本性、道法自然、契入真如,而為當今世界所必需。】

  大慈念老云:「由上之重重無盡,故塵塵法法皆是事事無礙法界,故可任就一塵一事顯此法界全體。」任何一法都含容法界全體,遍法界虛空界容在一粒微塵裡。佛所說的「極微之微」,即科學家所說的「微中子」,能容整個宇宙,遍法界虛空界都在一塵之中,一塵具足塵塵具足。

  「如《大疏》云:立像豎臂,觸目皆道」。道在何處?大乘佛法講「道」,是指佛心、自性、真如,立像豎臂是比喻。眼能看到,耳能聽到,身能接觸到,意能知道,能夠思想,無一不是道,無一不是真如,無一不是自性,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。佛就在當下,不必別求,要向自性當中去求。

  老子在《道德經》中說:「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」在《湯恩比論中國傳統文化》中,特別談及中華文化順應自然的思想:老莊的教誨是『不逆自然,順自然而生』,『尊重自然的生命力』。「例如中國醫學認為,與其按現代科學方法治療某種疾病的患處,不如靠恢復生命的整體機能來醫治疾病。西醫考慮的是用物理的、化學的方法治療身體的疾患部分;中醫則首先以治療整個身體為對象,重點放在順應自然、恢復自然的生命力。」

  湯恩比稱讚中國,對中國的未來寄予希望的另一個要點,就是中國人重視自然,進行畜農業與工業平衡的經濟建設。

  西方的近代化,甚至「超工業化」,使人類付出慘痛的代價:「他們終於明白了,偉大成果的取得,一是犧牲了第三世界;二是犧牲了自然;三是連取得偉大成果的人們本身,也受得了明顯的精神損害。在絢麗多彩的近代文明背後,的確隱藏著否定人性的行為。」

  因此,如何恢復本性,道法自然,契入真如,需要中華文化儒釋道的智慧教育。

  《湯恩比論中國傳統文化》中說:「中國之所以接受佛教的原因之一,就是佛教與老莊思想極為相似。近代文明由於過於偏重合理主義、忽視宗教(也可以說人性)而正在走向窮途。最近人們逐漸認識到,人類需要真正的宗教,至少是宗教的自然觀。」在這個問題上,「中國既具有宗教的一面,又具有現實主義、合理主義的傳統,從這個意義上講,也是大有希望的。」

  由此可知,中華文化圓滿體現華嚴「託事顯法生解門」之玄妙境界,納容宇宙虛空,體現自然之道,而為二十一世紀的世界人類所必需。

【玖、十世隔法異成門:湯恩比博士以其融通無礙之遠見卓識,準確預測出世界人類的未來,體現他深厚的歷史哲學觀,具有超越時空的前瞻性。】

  大慈念老云:「此門表延促無礙」,延是延長,時間拉長,促是把時間縮短,所以時間不是真的。「以上八門橫示圓融之相」,前面八個是橫示空間萬法圓融之相。「此是豎示」,「十世者,過現未三世,每世又各有過現未三世」,成為九世。「九世互入」,互相攝入,「為一總世」,變成一世。這一世與前面九個相合,成為十世。「此十世隔歷之法,同時具足顯現,是曰隔法異成」。

  括弧說,「別異之法俱時成就,謂之異成」,時間沒有了。九世在一念,一念具足九世,九世之法在一念當中見到。「此十世隔歷之法,同時具足顯現」,稱為隔法異成。

  「又《普賢行願品》曰:盡一切劫為一念;我於一念見三世。皆顯延促同時、三際一如。」清淨心中沒有空間維次,人可以回到過去,也可以進入到未來,融通無礙。「故《大疏》曰,若一夕之夢,翱翔百年。」

  湯恩比博士的遠見卓識,似乎是超越了人類社會的時間概念,具有不容置疑的前瞻性。例如他在中蘇蜜月時代就預測到中蘇對立,在美蘇緩和時代就預測到石油危機的到來。因此《湯恩比論中國傳統文化》的作者提出,對湯恩比的預言不應置若罔聞。

  湯恩比後來把視線轉向中國、確信中國有前途。從五十年代後期開始,湯恩比對中國的關心加強了,一有機會便大談「中國問題」。例如一九五八年,湯恩比在美國停留期間,曾在波士頓會見了記者,「當時他預言,『白人優越』是暫時的歷史現象,不久中國將重整旗鼓,成為世界強國。」

  湯恩比認為:「美蘇是『現實的國家』,中國是能使未來理想很好地變為現實的『未來的國家』。中國何時能恢復在世界的權威,具體時間很難預測,估計慢則在二十一世紀初,快則在二、三十年之後,即自一九六九年始。」

  這位仁慈睿智的歷史哲學家,究竟為何具有如此之遠見卓識?是否是由於他對於人類社會的真誠關懷,才得以至誠感通,預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未來?這一點我們不敢妄斷。但是從理上來講,若能契入華嚴十玄之「十世隔法異成門」境界,則能夠超越時間的概念,於一念清淨心之中突破空間維次,融通無礙,進入過去和未來,這種本能其實是人人本具的智慧德相。

  《湯恩比論中國傳統文化》一書指出:「湯恩比預測到,不久的將來,先進工業國家將被驅入『超工業化』社會,麻痹、混亂、喪失自信,以致不能發揮以往的主導權,因此把希望寄託在遠遠落後的中國身上。根據這種預測看,湯恩比對中國的期待早就產生了,並且建立了系統性很強的理論。」

  湯恩比究竟根據什麼說中國會振興呢?首先,湯恩比在六十年代就已注意到中國的近代化,肯定了將來中國會實現這一目標。湯恩比認為,「鑒於中國人的才能和勤奮的民族性等有利因素,這種近代化決心將完全變成現實。不久將恢復淩駕於美蘇之上的『中華王國』地位。」

  湯恩比認為,「就世界的主導權而言,享有這種資格的,是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,而不是美蘇。湯恩比看到了擔負世界國家任務的中國及東亞的歷史及文化資質,即重新評價了在這些地區形成的『統一國家』與『世界意識』或『儒教』與『道教』等歷史遺產。」

  中國文明自建立秦、漢帝國以來,歷經二千二百年,保持了「統一國家」的傳統。「這種富於穩定性和持續性的『統一國家』的經驗,將成為未來世界國家的有力指針。再有,與統一國家密切關聯的『世界意識』,起源於周初的『天的觀念』,後來成為漢代公羊學派的史觀,並成為一種傳統。這種觀念與近代西方的國家概念不同,它是一種超越民族、國家的意識。」

  「構成中國思想史主流的儒教,從來就象孔子哲學反映的那樣,是以仁愛為本,重視人與人之間的信義、注重實踐的。」「在中國,政治與倫理結為一體,政治必須靠強烈的倫理精神作保證。『勸善懲惡』這一《春秋》『大義』往往被作為其基礎。」

  「(老子論述的無為自然法則)在這種無為之『道』中,包含著一種對人類增加欲望和行為過分自信的節制。」「這種『道』與佛教及神道的精神是緊密聯繫的。」「湯恩比雖然注意到儒教和道教在思想上的區別,但卻認為兩者都將作為創設世界政府的精神食糧而有所貢獻。」

  由此可知,湯恩比博士超越時空的驚世預言,是建立在對中華傳統文化深刻理解的基礎上的。如同華嚴十玄「十世隔法異成門」,突破時間,融通無礙,體現了這位仁慈的歷史哲學家卓越的世界宇宙觀。

【拾、主伴圓明具德門:今日世界高級宗教之間,若能踐行華嚴主伴圓明之無盡德能,則能共同圓滿教化眾生之使命,實現世界宗教是一家。】

  大慈念老云:「橫豎萬法成為一大緣起,法法交徹。」橫是空間,豎是時間,宇宙之間萬事萬物是一大緣起,宇宙的形成是一念。

  「故隨舉一法,其他一切法即伴之而緣起。亦即舉一法為主,則其他一切法皆為伴,而赴於此一法。更以他法為主,即餘法成伴而盡集之。故一法圓滿一切法之功德,是名圓滿具德。」這是自性本具無量德能。所以心量要大,遍法界虛空界都是自性變現的,為何不能包容?十玄門是大圓滿,門門都是自性本具的德能。

  「《大疏》云:如北辰所居,眾星拱之。」北辰是北極星。晚上看天空,因地球自轉,整個宇宙都在動。北極星不動,所有的星都繞著它轉,它是軸心。比喻它是主,所有一切星都是伴。

  《湯恩比論中國傳統文化》指出:「湯恩比對克服世俗化近代西方文明巨變時代——二十世紀的苦悶所做出的最終答案,即,宗教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是最重要的,而且是永恆的。這就是歷史學家湯恩比最終確信不疑的信條。」

  湯恩比博士的宗教觀,體現出他的仁慈博愛,及對人類社會的終極關懷。他在《歷史研究》第十二卷說:「我確信所有高級宗教,不,應該說是所有類型的宗教都具有關於存在的同一真理,都具有共同的救度人類的目標。」

  宗教教育的共同點即是「仁慈博愛」,如同日本中村康隆老法師所言,世界所有一切宗教的創始人、所有宗教的神聖,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。以仁慈博愛之共同點來團結各個宗教,同時各個宗教能夠具備華嚴「主伴圓明具德門」之深廣智慧、寬容雅量,才能夠真正團結和合,共同圓滿教化和救度眾生之使命。

  湯恩比在《現代人的疑問——兩代人的思考》一書中說:「我對印度文明和宗教做了種種考察,它對我產生了極大影響。在印度宗教中,神具有的全能性、善性、包容性和寬容性深深的感動了我,喚起了我的共鳴。我覺得這正是現代所需要的宗教。」

  正是這種主伴圓明的包容性,才能夠以一法圓滿一切法之功德,從而實現宗教與宗教之間的和諧共處。

  一九五六年湯恩比在《一個歷史學家的宗教觀》中說:「各高級宗教的使命不是相互競爭,而是要相互補充。我們雖然信奉自己的宗教,但是沒有必要認為自己的宗教是真理的唯一寶庫。」湯恩比的這個觀點詮釋了淨空老法師所倡導的「世界宗教是一家」,世界宗教必須要回歸教育,要互相學習,互相提升,要相互尊重,相互讚歎,互相合作,平等對待,和睦共處。

  綜上所述,湯恩比博士的宗教觀,體現華嚴十玄之「主伴圓明具德門」,若人類社會能夠敬納雅言、依教奉行,則能夠實現「世界宗教是一家」的美好願景;則地球的太平盛世一定實現。

  以上是慚愧弟子恭敬學習華嚴十玄及《湯恩比論中國傳統文化》一書的淺顯心得報告。慚愧弟子才疏學淺,未敢妄談華嚴玄海稱性極談真實之法。謹以此管窺蠡測之淺顯心得,恭敬供養 師父上人及諸位法師、大德仁者。希望能夠由此建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堅定信心,共同圓滿屬於世界人類的「中國夢」。

慚愧弟子釋開吉 頂禮敬呈

二〇一四年八月十六日